佛、道 小典 (P-8)
 

三千大千世界

略稱“三千大千”或“大千世界”。

是古代印度傳說中對廣大無極世界的稱謂。

佛教關於世間宇宙結構的設想,據《長阿含經》卷十八,以須彌山 (據「大唐西域記」載,即現在的“喜馬拉雅山”。) 為中心,七山八海交互環繞,以鐵圍山為外郭,同一日月所照臨的四天下構成一個“小世界”,一千“小世界”為一“小千世界”;一千“小千世界”為一“中千世界”;一千“中千世界”為一“大千世界”。因“大千世界”有小中大三種“千世界”,故稱“三千大千世界”。

 

四生

  據《阿含經》、《俱舍論》所載;六道眾生有四種產生方法;

(一)    胎生、含藏而出即胎生。從母胎而生,人及畜生至二足虫是謂名為胎生。

(二)    卵生、依殼傳為卵生。從卵殼而生、有家禽鷄、鴨、雀鳥等。

(三)    濕生、(亦名因緣生),假潤而生為濕生。所謂腐肉中蟲、厠中蟲、尸中蟲等。

(四)    化生。無而化有即化生。無所依托、借業力而出現者、如諸天神、餓鬼及地獄中受苦者。

 

六道

  亦云六趣。教義名數。眾生因業,趣住之處(死後所投的途徑),即是說眾生根據生前善惡行為有六種輪迴轉生方向,六道/趣即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脩羅、人間、天上(神仙道)

 

三惡道

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、稱為三惡道,是眾生依所造惡業而隨入之三惡處。

 

三善道

天、人、脩羅、是為三善道,是眾生行善業相應的三種轉生趨向。

 

六根/六境/六識
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謂之六根,相應之六境為;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能()、法。根是能生識的意思。如眼根對色境而生眼識,耳根對聲境而生耳識,鼻根對香境而生鼻識,舌根對味境而生舌識,身根對觸境而生身識,意根對法境而生意識

 

六欲

(一)    色欲,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生貪者。

(二)    形貌欲,於容顏生貪者。

(三)    威儀姿態欲,行止笑嬌等生愛者。

(四)    語言音聲欲,巧語悅音雅歌等生愛者。

(五)    細滑欲,男女皮膚細澤等躭染。

(六)    人相欲,男女可愛之相生貪者。

 

因果

教義名詞。因與果並稱。因者能生,果者所生,因必有果,果必有因,是為因果之理,善因有善果,惡因招惡果。此指因果規律,實指因果報應。用來說明世界的一切關系並支持其宗教體系的基本理念。“因”亦稱“因緣”,分“六因”、“十因”、“四緣”等。“果”或稱“果報”,一般分為五果,“酬因曰果”,《瑜伽師地論》所載;“己作不失,未作不得”,為佛教因果論特點,即任何思想、行為,都必然導致相應後果。“因”未得“果”之前,不會自行消失;相反地,不作一定之業因,亦不會得相應之結果。所以謂;前世所作今生身受,今生所作來生身受。

 

教義名詞。梵文的意譯,意思為造作,泛指一切身心活動。一般分為三業,身業(行動),語業(也稱口業、言語),意業(思想活動)。以三業皆依身故,應一切業皆名“意”業。身業意業皆有兩種性貭;一是由行動與語言所表現出來的,顯而易見的行為,叫做“表業”。一是只有潛在思想,未在言行方面表現出來,不能用感官觀察的活動,叫“無表業”。佛教認為業發生後不會自行消失,必將引起善惡等報應。所以業是有情流轉生死的動力,也是因果報應的根據。

 

 

php hit cou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