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、道 小典 (P-11)

 

 

------教義名詞。與惡相對,廣義指與‘善’心相應的一切思想和行為;凡符合佛教教理的皆可謂所‘善’。《大乘義章》卷七;“順名為善,違名為惡”。 

------教義名詞。梵文的意譯,意思為造作,泛指一切身心活動。一般分為三業,身業(行動),語業(也稱口業、言語),意業(思想活動)。以三業皆依身故,應一切業皆名“意”業。身業意業皆有兩種性貭;一是由行動與語言所表現出來的,顯而易見的行為,叫做“表業”。一是只有潛在思想,未在言行方面表現出來,不能用感官觀察的活動,叫“無表業”。佛教認為業發生後不會自行消失,必將引起善惡等報應。所以業是有情流轉生死的動力,也是因果報應的根據。 

業報------教義名詞。“業”與“報”並稱,意為業的報應或業的果報,用以說明人生和社會差別的佛教和道教原理,謂由身、口、意三業的善惡,必將得到相應的報應。《成實論》卷七:“業報三種,善、不善、無記;從善、善生報、無記不生。”“善得愛報、不善得不愛報、無記無報。”佛教和道教視此為必然業報法則。且“業”不但為“受身因緣”、“萬物”亦“從業因生”。其中決定個人窮富、壽夭、命運的業,稱為“滿業”、所得果報稱為“別報”;

決定人的共性和共同物質生活條件的業,稱為引業,所得果報稱為“總報”。(農夫按:意即為社會群體的業‘共業’。所得之‘果報’也是群體的‘總報’。)此時的‘業報’等于‘因果’。

 歸依-----亦名皈依,佛教和道教名詞。與“信奉”義同,謂身心歸向。《大乘義章》卷十:“歸投依伏,故曰歸依”。歸投之相,如子歸父。依伏之義,如民依王。如怯依勇。

 慈悲------教義名詞。稱佛、菩薩愛蘐眾生,給予歡樂叫“慈”(與樂)。憐憫眾生,拔除苦難叫“悲”(拔苦)。一般稱“大慈大悲”。《大智度論》卷二十七;“大慈與一切眾生樂,大悲拔一切眾生苦。”大乘佛教以此作為異於小乘,進入世間“普度眾生”的重要依據,故云:“慈悲是佛道之根本”。

無貪------教義名詞。有部大善地法之一,謂對生存和維持生存的一切條件沒有貪欲之心。

 無瞋------教義名詞。有部大善地法之一,謂對任何痛苦和造成痛苦的條件不憤恨。

 無痴------教義名詞。法相宗善法之一,指遵循佛教教義的思想活動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

 

php hit counter